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题目
大慧宏智禅师揖让图赞 南宋 · 释大观
 押真韵 出处:全宋文卷七九三五
载色载笑,和气津津。
半前落后,超轶绝尘。
瘴面忽泽兮疾雷将奋,犀颅茁霜兮枯木生春。
腹背受敌,百万买邻。
相见易得好,共事难为人。
按:《物初大观禅师语录》。
超山建慈氏阁下作方丈榜(开山祖师与宏智同行。) 南宋 · 释居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八一二、《北涧集》卷八
一锡勌游,相攸得云山之胜;
六传有托,策勋擅兰若之雄。
根椽片瓦,皆愿力中来;
绣栋蜚甍,如画图中出。
欲借云霄之便,须开楼阁之门。
上以容百城遍历之方,下以辟二士共谈之地。
重重无尽,光寒帝网之珠;
绰绰有馀,量广王灯之座。
作尘刹妙严之事,答乾坤浩荡之春。
旁通教外之传,仰赞域中之大。
坦老求题真歇宏智竹庵同游雁山酬唱真迹轴后 南宋 · 释绍昙
七言绝句 押歌韵
天生三个老冤魔,狭路相逢没柰何。
□把肚肠搂抉看,曲于四十九盘多。
宏智禅师真赞 南宋 · 陆游
 押词韵第三部
死诸葛走生仲达,死姚崇卖生张说
看渠临了一著子,诸方倒退三十里。
真州长芦天童觉和尚拈古一百则后序绍兴四年十一月 宋 · 向子諲
 出处:全宋文卷三八三○
余顷将漕淮南,梦僧导至一古寺基,有巨栋十数,大书其榜曰「隰州」,金碧焕然。
觉而异之,尝语人,莫能占。
后数月,主普照者,众讼抵狱。
余生于泗,而又从官往来廿馀年,悯禅席猥冗,因欲以振起之。
其徒走权贵门,皆为之地,余志终不可夺。
雪峰了住长芦,与比丘千五百人俱,今天童觉居上首,与众推出。
余乃劝请力行祖道,无有怖畏。
远近归依,户外屦满。
他日相见,问其乡里,则曰隰州人也。
忽省昨梦,若合符节,闻者莫不稽首赞叹,咸谓此事不可不书,而执笔辄懒。
退居清江之上二年矣,惠慈上人自天童,由雪峰,持二老书来,问讯勤恳,出天童拈提古德机缘,因记梦事之大略,题其后。
不独可以砥砺禅流,且为丛林盛事云。
绍兴四年十一月廿二日芗林居士向子諲书。
按:《宏智禅师广录》卷三,大正藏本。
长芦觉和尚颂古拈古集序建炎三年 南宋 · 释嗣宗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九八○、《天童正觉禅师广录》卷二
夫至理超名象之阶,真智出思议之外。
佛佛祖祖,相印以心;
叶叶花花,妙严于本。
门庭峻高,而棱棱壁立,各绍其宗;
枝派衍远,而浩浩岐流,终归于海。
付区分于杖拂,与烹鍊于炉锤。
道任斯人也,廓吞纳之胸膺;
神应求器也,具变通之手段。
为万世之龟筮,明觉首唱于其前;
追千里之骥游,阿谁步随于其后。
长芦和尚摭古德机缘二百则,颂以宣其义,拈以振其纲。
扬淮壖两席之光,继雪窦百年之踵。
烂成春意,东风暖而山被锦云;
湛作秋容,半夜寒而水怀璧月。
纵夺有则,趣舍何心?
剪蓁蘙而辟正涂,颂见古人之克力;
震雷霆而破蛰户,拈彰底事之全机。
绵密契同,方圆吻合。
凿枘不爽,斤斧亡痕。
屈曲相通,肖贯珠之丝蚁;
裴回相附,犹布雨之云龙。
赤肉团独露真常,髑髅眼沥乾漏识。
箭锋函盖,影草探竿。
脱功勋而空劫非家,垂方便而通身是手。
洗磨鸾鉴,清吹排云梦之氛;
胶续凤弦,雅韵奏雪楼之曲。
禅人法润,集以成编;
小子嗣宗,序而为引。
建炎三年自恣日叙。
按:《宏智禅师广录》卷二,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。
长老宏智禅师师相对像求赞 宋 · 释宗杲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九四一、《大慧禅师禅宗杂毒海》卷下
两眼对两眼,各檐一片板。
合得无缝罅,会俉非迟晚。
傍观有人敢定当,许伊曾吃大虫胆。
明州天童觉和尚真赞引绍兴二十七年 北宋 · 释正觉
 出处:全宋文卷四○○八
真精进而离妄,法供养以无疵,妙庄严以从缘,慧方便而不缚。
毗卢性空而智身了了,普贤毛孔而法界重重。
仰之高,钻之坚,涅不缁,磨不磷。
珊瑚瀛海,夜潮饮其光明;
薝卜丛林,春律洗其寒色。
齐物蝶翻乎梦,截流鸥赴于盟。
四明玲珑岩寺,束篾住山几三十年,众集食贫,躬出持钵,仍承化士,循乞以供。
写幻仪,须鄙语,随处见人,得助谈柄。
僧编欲刻,家丑莫扬。
且夫知之者愚,言之者失,祖證明之亲到,佛开演之恐迷。
面壁灯联,心空光发。
神游其奥,灵灵自照而体虚;
道得其全,绵绵若存而用细。
鼻孔车载不起,舌头钳拔不伸。
祖意穷而通,佛事光而备,剑挥空而纵横出碍,珠受影而趣舍相随。
云鸟无章,风铃自韵。
秋虫之语,木蠹之文,相传佛选器同,向道宗全说半。
比丘师俨请为之引。
绍兴二十七年夏安居日,正觉书。
按:《宏智禅师广录》卷八,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。
和先师宏智和尚五转位颂 匣里青蛇吼 南宋 · 释慧晖
 押寒韵
宝剑横斜天欲晓,洗净魔佛逼人寒。
匣中阴阴(原校:一作隐隐)光生处,衲子徒将正眼看。
和先师宏智和尚五转位颂 金针去复来 南宋 · 释慧晖
 押先韵
清虚大道长安路,往复何曾有间然。
暗去明来锋不露,渠侬始不堕中边。
和先师宏智和尚五转位颂 秦宫照胆寒 南宋 · 释慧晖
 押词韵第十一部
岩房阒寂冷如冰,妙得冥符处处灵。
转侧依忘功就位,回头失却楚王城。
和先师宏智和尚五转位颂 五天银烛辉 南宋 · 释慧晖
 押虞韵
五天皎皎玉轮孤,一转(原校:一作点)光分鉴五湖。
阔步却来游幻海,十方沙界大毗卢。
和先师宏智和尚五转位颂 深岩藏白额 南宋 · 释慧晖
 押词韵第六部
白额藏岩烟雾昏,异中来也自惊群。
草深直下无寻处,触著轻轻祸到门。
宏智禅师妙光塔(并叙) 宋 · 周葵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一五二、《两浙金石志》卷九、天童宏智禅师语录、《天童寺志》卷七、乾隆《鄞县志》卷二三、《敬止录》卷二七、《八琼室金室补正》卷一一四
绍兴戊寅春二月,诏谥明故州天童山景德寺僧正觉宏智禅师塔曰「妙光」。
其徒相与侈上德意,刻之琬琰,传示永久。
且使来告,求铭师塔。
余闻中国自东汉始有经像,学焉者率以有为为功德,逮梁益甚。
达磨自竺乾西来,传佛心印,佛道由是大明。
至唐,褒崇诸祖,有易名名塔之号,其去圆寂或已百年,或二百年。
今师亡未几而蒙上四字之褒,所以宠光之至矣。
非能佛法栋梁,得佐师命脉,摄化缁素,为人天师,出入生死如游戏事,何以得此哉!
乃摭其示世之实,序而铭之。
师李姓正觉名也,隰州隰川人
祖寂,父宗道,世学般若。
母赵氏,尝梦五台山一僧解右臂环予之,已而有娠,遂屏荤茹。
及师之生,右臂隆起如环状。
年甫七岁,警悟绝人,日诵数千言。
十一出家,十五落发,十八游方。
三十四出世,得度于净名寺宗大师,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,得法于邓州丹霞山德淳禅师
初住泗州普照寺,继住舒州太平,江州圜通、能仁,真州长芦,晚乃住今天童。
初,师过舒蕲,遍礼祖塔,梦至一山寺,长松夹道,有句纪之曰:「松径森森窈窕门,到时微月正黄昏」。
及至天童,宛如昔梦,故有终焉之志。
岁在戊午,被旨住临安府灵隐寺
未阅月丐归,故于天童最久。
唯祖道自达磨五传而离为南能北秀,其后益离而为五家宗派。
今沩仰、法眼二宗中绝,而临际、云门、曹洞三家鼎盛。
顾其徒未必深究其师之,而各袭其迹,更相诋诃,未有能一之者。
师尝曰:佛祖之灯,以悟为则,惟證乃知。
若执其区区之迹,则初祖见神州有大乘气象,崎岖数万里而来,使有方便,岂不显以示人?
而少林九年,似专修壁观者。
六祖云:「道由心悟,岂在坐也」?
大慧亦云:「坐禅岂能成佛」?
学者可便以是为初祖之过耶?
盖师初以宴坐入道,以空劫自己示之,廓然大悟,其后诲人专明空劫前事。
惟师彻證佛祖根源,机锋峻激,非中下之流所能凑泊。
而昼夜不眠,与众危坐,三轮俱寂,六用不痕,宗通说通,尽善尽美。
故其持身也严,其倡道也文,其庄严佛事,接引迷涂,亦唯恐不至。
自初得戒,坐必跏趺,食不过午,所至施者相踵,悉归之常住,閒以与饿疾者,而一瓶一钵,丈室萧然。
然诸行方厉而一性常如,非出于矫拂也。
作颂古,令师叙其首,芙蓉楷禅师见之曰:「僧中复有此耶?
吾宗不队矣」。
其𨓆能仁,受长芦之请,适游云居,圜悟劲禅师见其提倡,以偈送之,有「一千五百老禅将」之语。
然辩才三昧,自然成文,非出于思惟也。
其住天童,前后几三十年,寺为一新。
三门为大阁,广三十楹,安奉千佛。
又建卢舍那阁,傍设五十三善知识,灯鉴相临,光景云入,观者如游华藏界海,所以晖耀尘世,使生厌离,以发起善根。
而僧堂众寮卧具饮食器所以处其徒者,亦皆精致华好,如宝化城
又即滨海之隙,筑堤障其咸卤而耕之,以给僧供。
末年至不发化人而斋厨丰衍,甲于他方,学者无一不满,得以专意于
然师所规画,人竞趍之,不动声色,坐以告办,疑有鬼神阴为之助,而师无作相也。
然则师之所在,愿一见威仪,闻謦欬,效供养,示归依者□百千里襁负而至,户外之屦,常踰千数。
其辨道之勤,得道之多,独冠一时。
而识曹溪之路者必能牧沩山之牛,非因众力推出,不肯轻以为人。
当世贤士大夫亦乐与之游者,内外进也。
辛丑秋九月壬申,师入四明,又命舟至越上,遍见常所往来者,若与之别。
冬十月己亥始还山,饭客关语,无异平日。
翌旦作遗书与佛日杲禅师,且为其徒书四句偈,投笔而逝。
自佛日□育王与师相得驩甚,尝戏曰:「脱我先去,公当主后事」。
及佛日得遗书,夜至天童,凡送终之礼悉主之。
因举师弟子法为继席。
识者方知二尊宿各传一宗,而以道相与,初无彼此之间也。
龛留七日,颜色如生。
初议茶毗以收舍利,或曰:「师尝薙发,有墯火中者辄成舍利
自是遗发人所争取,岂嫌无舍利也耶」!
丙午,乃奉全身葬山之东谷
自师之化,风雨晦冥,至葬开霁,迄事复雨。
送者踰万人,弥亘山谷,无不涕慕叹仰者。
寿六十七,僧腊五十三。
度弟子二百八十人。
嗣法者嗣宗、法智、世钊、道琳、法润、信悟、法为、慧晖、了默、师秀、行从、宗荣、法听、清萃、正光、集成、道圜、法济、明慧、中翼、法恭、子灵、师俨、师全、觉照、法海,皆于诸方坐大道场。
若其分化幽远,晦迹林泉,则又未易悉纪也。
铭曰:
师昔侍佛灵鹫山,受佛属累来人间。
慧刀慈力镌世顽,出入生死非其难。
一性常如万行圆,笔端三峡为波澜。
化城仍作宝所先,华藏界海生尘寰。
摄化四海奔入天,学者争趍曹洞关。
示以自己空劫前,得无所得非言传。
弟子所至阖法筵,无尽之灯耀大千。
海山秀处东谷原,我作铭诗诒永年。
宏智禅师 南宋 · 释智愚
 押麌韵
金凤初鸣,玉人启户。
露冷风高,子归就父。
天童觉和尚语录序绍兴二年 宋 · 范宗尹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二五一
余顽愚拙疏,无所可用,独于世味淡薄,人我相轻,若可学佛者。
以故自幼喜从僧游,间遇本色道人,虽未言而意已亲,殆若磁石铁之冥契,有不可致诘者,否则虽日相从邈如也。
今天童长老觉公,则所谓未言而意已亲者。
始余被罪南迁,泊舟庐山之下,与师一再邂逅耳,而相与之意,便如故人。
去岁罢相东来,师过余于四明,余复访之于山中,语累日益欢。
尝谓师曰:「学佛者期于了生死,诚可谓一大事矣。
士大夫间,乃有酣饫声色,驰骋势利,而口舌澜翻,说佛说祖,自以为有得。
甚者至以为谭笑之资,此何理也!
余之有意于此事,而不敢自欺。
他时真实处,办得少许,方敢拈出,求师别识也」。
师深肯此言,且教余以办道之方,余信受焉。
会师之徒以师《语录序》为请,余既不敢自欺,其敢措辞乎!
姑记与师相从大略,以塞其请云。
绍兴壬子望日,退晦居士范宗尹序。
按:《宏智禅师广录》卷一,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。
天童觉禅师(名贤集如下有字) 宋 · 张良臣
七言绝句 押真韵
风勒江云雪未匀,梦寒不到碧梅春。
破帆又指芜城近,漠漠平沙落雁频。
天童觉和尚小参语录序绍兴七年十二月 北宋 · 冯温舒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九九八、《宏智禅师广录》卷五
天童老人蚤以英妙发闻汉东,道法寖盛于江淮,大被于吴越
经行所暨,都邑为倾,一时名胜之流争趍之如不及也。
建炎末,应缘补处太白之麓,海隅斗绝,结屋安禅。
会学去来,常以千数。
方导众以寂,兀如枯株,而屦满户外,不容终默,故当正座举扬,或随叩而酬以法要,或因理而毕其绪言。
门人蹑音,辄为纪录,岁月未几,溢于简编。
悟本正脉,粗续而仅存;
大阳本宗,几偾而复起。
阅世三四,至是绍隆
迅雷当空,震彻九地,勾萌甲拆,自然生萦。
而彼元气洪造,初岂有意哉!
方来学徒,读此书而知谷之应声,会此旨而同水之传器,始信佛及众生,皆承恩力,岂虚语也哉!
绍兴丁巳岁除日,参学冯温舒序。
敕谥宏智禅师行业记乾道二年六月 宋 · 王伯庠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三九四
宣和六年向公子諲使发运事,梦僧导古寺,金其榜曰隰州,莫测也。
秋九月,泗洲普照王寺阙住持者,向公闻长芦第一座僧正觉倡曹洞宗,衲子信向,具疏与帖,请补其处。
既至,问其乡里,曰隰州,始悟昨梦,愈加敬礼师。
盖自此七坐道场,名振天下。
呜乎!
达人大士出应于出,为人天师,夫岂偶然也哉?
师姓李氏,母赵。
诞师之夕,光出于屋,人皆异之。
七岁诵书日数千言,少日遂通五经。
祖寂、父宗道,久参积翠老南之子佛陀逊禅师,尝指师谓其父曰:「此子超迈不群,非尘埃中人,宜令出家,异日必为大法器」。
十一岁得度于同郡净明寺本宗,十四岁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。
十八岁出游诸方,诀其祖曰:「若不发明大事,誓不归矣」。
至晋绛间,或以无凭沮师,邑尹见师英拔,因以所执扇示之曰:「为我下一转语」。
师应声援笔书偈其上,尹大喜,为请凭以行。
渡河之,坐夏于少室山,日撷蔬茹供给病僧,蔬且尽,则采药苗继之。
龙门,遇乡僧挽师同归,师曰:「出家行脚,本为参寻知识,了生死事,乡关非所怀也」。
腰包径至汝州香山成枯木一见深所器重。
一日,闻僧诵《莲经》,至「父母所生眼,悉见三千界」,瞥然有省,急诣丈室陈所悟,山指台上香合曰:「里面是甚么物」?
师曰:「是甚么心行」?
山曰:「汝悟处又作么生」?
师以手画一圆相呈之,复抛向后,山曰:「弄泥团汉有甚么限」?
师云:「错」。
山曰:「别见人始得」。
师应喏喏。
丹霞淳禅师道价方盛,师乃造焉。
霞问:「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」?
师曰:「井底虾蟆吞却月,三更不借夜明帘」。
霞曰:「未在更」。
师拟议,霞打一拂子云:「又不借」。
师忽悟作礼,霞云:「何不取一句子」?
师云:「某甲今日失钱遭罪」。
霞云:「未暇得打,你且去」。
时二十三岁矣。
霞退居唐州,大乘师从焉,住山升和尚淳之嗣子,举师立僧。
霞住大洪师掌记室。
宣和三年首座,时金粟智、雪窦宗、保福悟、凤山钊皆参随之。
明年,分座于庐山圆通照阐提席下。
真歇长芦,闻师名,遣书招之。
撞钟山迎,大众耸观。
师须眉奇古,倾然而黑,衣裓破弊,履袜皆穿。
真歇侍者易以新履,师却之曰:「吾岂为鞋而来邪」?
真歇与众恳请居第一座,时众踰千七百,见师年少,初亦易之,至秉拂,老于参请者无不心服。
又二年,住泗洲普照,实始出世,嗣法淳和尚
前此分寺之半为神霄宫,而又两淮荐饥,齐厨空乏,二时所须,杂以菽麦。
师至,命纯以粳,库僧辞不给,师命如初。
已而檀施填委,徽宗皇帝南幸,师领众起居,上见寺僧千馀,填拥道左,方袍整肃,威仪可观,异之,有旨召师面受圣语。
还其故寺之半。
师之受请而未至也,僧伽塔相轮中香烟腾空,直亘东南,师入寺乃止。
建炎元年舒州太平,又住江州圆通能仁。
自能仁谢事,游云居。
圆悟勤禅师住山,会长芦虚席,大众必欲得师,圆悟安定郡王令衿力勉共行。
入寺未几,知事以乏粮告,师不答。
时大寇李在抄界境上,领兵入寺,无不惶骇。
师安坐堂上,待其来,以善言诱之,在稽首信服,挥其众,辇金谷以供众,一方亦赖以
建炎三年秋,渡江至明州,欲泛海礼补陀观音,道由天童山景德寺
适阙主者,众见师来,密以告郡。
师微闻,即遁去,大众围绕,通夕不得行,不得已而受请。
未几虏人侵犯,境内诸寺皆谢遣云游,师独来者不拒。
或以为不可,师喻之曰:「明日寇至,寺将一空,即今幸其尚为我有,可不与众共之乎」?
已而寇至,登塔岭以望,若有所见,遂歛兵而退,秋毫无所犯,人皆欢服,以为神助。
伯庠闻师名旧矣,岁在戊午教授州学,如识其面。
尝访师,自小白舍舟道松阴二十馀里,楼杰阁,突出万山之中,固已骇所未见。
入门,禅毳万指,默座禅床,无謦欬者。
伯庠顷侍老先参政遍历襄江西南岳,未有如是盛也。
闻之长老尊宿,皆云天童旧众不满二百,师之来,四方学者争先奔凑,如飞走之宗凤麟,百川之赴沧海,今踰千二百众矣。
来者益多,甑釜将槁,主者惶惧不知所以为计,白师以僧粮垂尽,师笑曰:「人各有口,非汝忧也」。
言未既,阍者告嘉禾钱氏航米千斛舣于岸矣。
绍兴八年九月,被旨住临安府灵隐寺
将行,大众悲号,有乌万数亦哀鸣随师,踰数时乃散。
十月,有旨还天童。
前后垂三十年,寺屋几千间,无不新者。
异时长芦雪峰僧方盛时,各居一堂,别为四五。
童衲子既多,师以己意指授匠者为一堂以处众,千二百人悉皆容受,雄丽深稳,实所创见。
即两山间障海潮而田之,岁入三倍于前,凡众所须无不毕具。
此虽有为事,然他人睥睨不敢措手者,师优游其间,即日趣辨。
二十七年秋九月,忽来城中谒郡僚及素所往来者,又之越上谒帅守赵公令詪,因遍诣诸檀越家,若与之别。
十月七日还山,饭客如常。
八日辰巳间,沐浴更衣,端坐告众,顾侍者索笔作书遗大慧禅师,属以后事。
又书偈曰:「梦幻空花,六十七年,白鸟烟没,秋水天连」。
掷笔而逝。
龛留七日,颜貌如生,寿六十七,僧腊五十三。
大慧夜得书,即至山中,以十四日奉师全身葬东谷塔。
道俗送者增山盈谷,无不涕慕。
自师之逝,风雨连日,及葬开霁,事毕如初。
师具大慈悲,诱接不倦,投筹入室,潜符密證者不可胜纪。
师于受施无贪,行施无厌,岁饥艰食,竭己之长兼辍赡众之馀,赖以全活者亡虑数千万人。
居常施者金帛满前,悉归于众,丈室萧然,弊衣粝食,不破中餐,以终其身。
每薙发,聚之必生舍利五色,或发贯其中,有得堕齿者。
舍利生生不已,葬后人祈祷之,或得于茵席,或得于衣履,不常其处。
寺去水远,师凿石为畎,子母相衔,斋厨浴室无不周遍。
官家妇人有入寺者,欲盥手畎中,忽蛇跃而出,妇人惊倒,久之乃苏。
贵人子馆法堂西,酒肉自随,或止之,不从,俄而法鼓雷震堕地,贵人子惶惧而去,今有震迹存焉。
一日小行者僵仆于地,言曰:「我护伽蓝神也,与太白神角力,可令僧众诵咒助我」。
或曰:「何不以告堂头」?
神曰:「我闻觉和尚住此十馀年矣,每至寝堂欲见之,即战慄不能前,竟未之识也」。
其为文初不经意,下笔即成。
中书舍人潘公良贵请铭大用庵,亲为书石,叹曰:「与三祖《信心铭》相后先矣」。
师去世之五月,诏谥宏智禅师,塔曰妙光。
参知政事周公葵为之铭,凡师应世之迹见于塔铭者,兹不复叙。
呜乎!
此特师之事业可形于言者尔。
若乃妙用纵横,不痕不迹,全超空劫之前,洞彻威音之外,不可得而拟议者,又非文字之所能载也。
乾道二年六月日,左朝奉大夫、侍御史王伯记。
按:《宏智正觉禅师广录》卷九,续藏经第二编第二九套第五册。
示妙觉大师 宋 · 释克勤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九○四
学道先于择师,既得真正具顶门眼善知识,依其决择死生大事,须猛勇放下身心,忘情体究,当资悟入,发明从本以来独脱无滞碍本分事,日损日日损,履践到无疑至实大休歇之场。
此所谓具眼参学,有胜负,存窠臼。
虽一往超胜,不知有,不存诚,不学道,不求出离者,然于此宗未得深造,犹在半涂,亦为可悯,大凡出家离俗,要洪圣道,度一切人,而无度人得道之迹,方可超诣向上人行履处。
向上人肯自谓会佛法,能證妙果,越佛超祖不?
酌然的无是理。
盖只觅个毫发许,能所解悟證入亦了不可得,岂况炽然生见刺耶!
是故古德道:「他得底人,只守闲闲」。
王老师只要痴钝去,岂不见渠每每垂示:「三世诸佛不知有,狸奴白牯却知有」。
直饶得浑脱狸奴白牯去,也未合向里存坐在。
要须恁么恁么更恁么,撒手向那边去始得。
夹山道:「任你碧潭清似镜,终教明月下来难」。
将知才及不尽,并是影响棒打石人头嚗嚗。
论实事,去究竟,看著衣吃饭,虽不是别人,且要脱贴肉汗衫子,不得即留滞也。
既脱却贴肉衫子,管取是一员无为无事、出尘得度大道之人耶!
按:《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》卷下终。